2021/1/4
前 言
本使用说明书
前 言
本使用说明书是根据JCZ5、CKG3、CKG4系列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有关内容编制;对其概述、使用环境条件、型号及规格、结构及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安装及调整、使用和维护、保管与运输、订货须知共9个部分的简述。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本公司在该型号的真空接触器的基础上派生出多种型号的真空接触器,本使用说明书不作全部印制,必要时本公司在该使用说明书内添加插页,(附图)提供参照。
申明:由于本公司产品不断在更新完善,今后本说明书或产品如有改动不作另行通知。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用户的需求,本公司在该型号的真空接触器的基础上派生出多种型号的真空接触器,本使用说明书不作全部印制,必要时本公司在该使用说明书内添加插页,(附图)提供参照。
申明:由于本公司产品不断在更新完善,今后本说明书或产品如有改动不作另行通知。
2.使用环境条件
2.1 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10℃。
2.2 安装地点的海拔高度普通型不超过2000米,
2.3 空气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月的平均最低温度为25℃,并考虑到因湿度变化发生的产品表面上的凝露。
2.4 无明显摇动和冲击振动的场合。
2.5 在无爆炸危险的场所中,且场所中无足以腐蚀绝缘的气体与尘埃(包括导电性和铁性尘埃)。
2.6 无雨雪侵袭的场所。
3.型号及规格
a. 型号组成及含义:
CKG 3(4)- /7.2(12)-
JCZ 5 - /7.2(12)-
D电保持S机械锁扣
额定电压(kV)
额定电流(A)
设计序号
高压真空接触器
4.结构及工作原理
4.1 本系列接触器由绝缘框架、金属底座、传动拐臂、电磁系统、辅助开关和真空灭弧室等部件组成。当电磁线圈通过控制电压时,衔铁带动拐臂转动,使真空灭弧室内主触头接通,电磁线圈断电后,由于分闸弹簧作用,使主触头分断。
4.2 真空灭弧室瓷管具有爬电距离大、机械强度高、耐热和耐冲击的特点。真空灭弧室内封装一对动静触头,触头材料采用耐磨且低截流值的Cu-W-Wc,这样在满足开断性能的条件下,减小开断过程中由于截流引起的过电压,提高了真空灭弧室的使用电寿命。
4.3 电磁系统考虑实际吸力特性与反力特性良好配合,采用直流双线圈由起动和维持两绕组组成,通过辅助开关切换,为了便于用户进行交流电源操作,接触器带有桥式整流装置。
4.4 机械锁扣:当闭合线圈通电时,接触器闭合,机械锁扣锁住,当脱扣线圈通电时,机械锁扣脱扣,接触器释放,脱扣线圈在热态时,其电压在额定控制电压的85%-110%范围内使接触器可靠释放。
5.主要技术参数
5.1 主要技术特性:(见表1)
5.2 主回路极数:三极。(四极、五极)
5.3 控制电源电压为交直流:110V、220V。
5.4 直流电磁系统:控制电源通过电源模块供给线圈工作。
表 1 三极一体系列真空接触器技术参数
参数名称 |
CKG3-160-630/7.2 |
CKG4-160-630/12 |
JCZ5-160-630/7.2 |
JCZ5-160-630/12 |
160A |
250A |
400A |
630A |
160A |
250A |
400A |
630A |
||||
主
回
路 |
额定电压 (kV) |
7.2 |
12 |
||||||||
额定电流 (A) |
160 |
250 |
400 |
630 |
160 |
250 |
400 |
630 |
|||
接通能力 (A/100次) |
1600 |
2500 |
4000 |
6000 |
1600 |
2500 |
4000 |
6000 |
|||
通断能力 (A/25次) |
1280 |
2000 |
3200 |
5000 |
1280 |
2000 |
3200 |
5000 |
|||
极限分断能力(A/3次) |
3200 |
4000 |
4500 |
6000 |
3200 |
4000 |
4500 |
6000 |
|||
额定工频耐压 (kV) |
32 |
42 |
|||||||||
寿 命 |
电气 AC3 (万次) |
60 |
|||||||||
机械 (万次) |
100 |
||||||||||
操作电源 |
脱扣分闸 (VA) |
360 |
360 |
||||||||
合闸 |
起动 (VA) |
1000 |
1000 |
||||||||
保持 (VA) |
35 |
25 |
|||||||||
额定操作频率 AC3(次/h) |
300 |
||||||||||
短时操作频率 次/h(20s) |
1000 |
||||||||||
机械锁扣操作频率(次/h) |
120 |
||||||||||
控制电路工频耐压 (kV) |
2.5 |
||||||||||
合闸时间 (ms) |
≤150 |
||||||||||
分闸时间 (ms) |
≤120 |
||||||||||
三相不同期时间 (ms) |
≤3 |
||||||||||
触头开距 (mm) |
4.5+0.5 |
6+0.5 |
|||||||||
超行程 (mm) |
≥1.5 |
||||||||||
主回路电阻 (μΩ)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150 |
|||
|
|
|
|
|
|
|
|
|
|
|
|
5.5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见表2)
表2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序号 |
故障现象 |
产 生 原 因 |
处 理 方 法 |
1 |
通电后不能合闸 |
1.线圈供电线路断路; 2.线圈本身断路; 3.辅助触头接触不良; |
1.检查线路,找出断开点,重新接好。 2.更换线圈。 3.清理辅助触头或换新的。 |
2 |
通电后不能完全合闸而有电磁声 |
1.控制电路电源电压过低(低于85%额定值,合闸功不够); 2.电源模块击穿(属半波整流状态); 3.主回路触头超程过大; 4.可动部分被卡住; |
1.调整电源电压。 2.更换电源模块。 3.调整主回路触头超程。 4.检查互相会卡住的零部件位置。 |
3 |
接触器合闸后不能保持 |
1.辅助触头常闭触点过早打开; 2.线圈的保持绕组电路断路; 3.线圈保持绕组本身断路; |
1.调整辅助触头常闭触点。(接触器在合闸状态,触点开距为1.5-2mm) 2.检查保持绕组电路。 3.更换线圈。 |
4 |
合闸后铁芯噪声过大或发生振动 |
1.控制电路电压过低; 2.铁芯极面有污垢或生锈; 3.铁芯固定螺丝松动; |
1.调整控制电源电压。 2.清理极面,必要时可修整或更换。 3.将螺丝紧固。 |
5 |
接触器合闸动作过于缓慢 |
1.铁芯与衔铁之间的间隙过大; 2.线圈电压过低; 3.分闸弹簧作用力过大; |
1.调整铁芯与衔铁之间的间隙。 2.调整线圈电压。 3.调整分闸弹簧作用力度。 |
6 |
断电后接触器释放过于缓慢 |
1.分闸弹簧作用力过小; 2.可动部分被卡住; |
1.调整分闸弹簧作用力度。 2.检查互相会卡住的零部件位置。 |
7 |
线圈温升过高或烧毁 |
1.控制电路电压不符; 2.因空气潮湿或腐蚀性气体损坏线圈绝缘; 3.辅助触头常闭触点在接触器合闸后未打开; |
1.检查控制电路电压并调整。 2.更换新线圈。 3.调整辅助触头。 |
8 |
电源模块击穿 |
1.控制电路电压不符; 2.分、合闸频率过快; |
1.检查控制电路电压并调整。 2.按使用说明书规定操作。 |
5.6 提供可用辅助电路触点:CKG3(4)电保持为3常开2常闭,锁扣型的为2常开2常闭,JCZ5为4常开3常闭。
5.7 辅助开关的触头电路约定发热电流为5A。
5.8 额定工作制:间断长期工作制、反复短时工作制(额定通电持续率40%)。
5.9 产品外型尺寸及安装尺寸见图1、2、3,端子接线见图4、5。
6.安装
6.1 在合适位置上打好安装孔。
6.2 安装螺栓,采用M10(螺栓长度按实际需要而定),并应加防松垫圈。
6.3 按相应型号的电原理图在进线端子上接上控制电源,并接好地线。
6.4 安装面与垂直的倾斜度不大于15度。
7.维修和维护
7.1 接触器主回路及控制回路的工作电压、电流应符合规定的额定值,以免造成接触器损坏。
7.2 当更换真空灭弧室或开距、超行程出现变化时应对接触器重新调整。
7.3 调整后的接触器应进行下述电压范围内的动作试验:
a. 用85%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进行分合操作5次;
b. 用110%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进行分合操作5次;
c. 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低于10%时,接触器必须释放,试2次。
7.4 对新换的真空灭弧室,7.2kV规格的应能承受32kV 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12kV规格的应能承受42kV 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经三次试验后,不允许有击穿或连续闪络现象)。
7.5 对在使用中的接触器,真空灭弧室要定期检查(用工频耐压法)。
7.6 视环境污染情况,要做好定期例行检查和灰尘清洁工作。
7.7 操作3万次后要进行加润滑油,尺寸调整等维护。
8.保管与运输
5.7 辅助开关的触头电路约定发热电流为5A。
5.8 额定工作制:间断长期工作制、反复短时工作制(额定通电持续率40%)。
5.9 产品外型尺寸及安装尺寸见图1、2、3,端子接线见图4、5。
6.安装
6.1 在合适位置上打好安装孔。
6.2 安装螺栓,采用M10(螺栓长度按实际需要而定),并应加防松垫圈。
6.3 按相应型号的电原理图在进线端子上接上控制电源,并接好地线。
6.4 安装面与垂直的倾斜度不大于15度。
7.维修和维护
7.1 接触器主回路及控制回路的工作电压、电流应符合规定的额定值,以免造成接触器损坏。
7.2 当更换真空灭弧室或开距、超行程出现变化时应对接触器重新调整。
7.3 调整后的接触器应进行下述电压范围内的动作试验:
a. 用85%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进行分合操作5次;
b. 用110%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进行分合操作5次;
c. 在额定控制电源电压低于10%时,接触器必须释放,试2次。
7.4 对新换的真空灭弧室,7.2kV规格的应能承受32kV 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12kV规格的应能承受42kV 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经三次试验后,不允许有击穿或连续闪络现象)。
7.5 对在使用中的接触器,真空灭弧室要定期检查(用工频耐压法)。
7.6 视环境污染情况,要做好定期例行检查和灰尘清洁工作。
7.7 操作3万次后要进行加润滑油,尺寸调整等维护。
8.保管与运输
8.1 接触器应存放于空气流通,相对湿度不大于85%,室温处于+40℃、-25℃的环境中。
8.2 对长期不用的接触器,必须定期检查(存放半年以上的接触器,在使用前必须全面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8.3 运输接触器时不得倒置、倾翻,不允许有剧烈振动和冲击,并避免雨雪侵袭。
9.订货须知
9.1 订货时应说明下列内容:
9.1.1产品名称、型号;
9.1.2产品的额定电压、电流;
9.1.3产品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线圈电压);
9.1.4产品数量;
9.1.5所需备件及数量。